一台显微镜背后的帮扶故事 ——记市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挂职专家吴晓峰

“吴院长,您牵头引进的这台NBI内镜显微镜,上周又发现了2例早期喉癌,患者已经顺利手术了!”近日,红安县医共体总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拿着复查报告,向刚结束挂职的市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吴晓峰拨通了报喜电话。

这台见证着帮扶成效的医疗设备,是吴晓峰2024年10月挂职红安县医共体总医院副院长后,牵头引进的关键设备之一。而这台设备背后,是一位三甲医院专家深耕基层、赋能县域医疗的初心与担当。

初到红安,吴晓峰没有急于“烧三把火”,而是带着听诊器、笔记本,用一周时间走遍了医院的门诊、病房、医技科室。“门诊流程衔接不畅,患者候诊时间长”“耳鼻喉科技术单一,疑难病例需转院”“区域专科质控缺乏统一标准”——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基层医疗的“痛点”。这些发现,成为他挂职期间的工作靶点。

“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针对门急诊服务短板,吴晓峰从“流程再造”入手,牵头建立门急诊与医技科室联动机制,优化挂号、检查、取药全流程,推行“首诊负责+投诉闭环管理”模式。如今,红安县人民医院门诊候诊时间平均缩短30分钟,医疗投诉调解成功率100%,患者满意度从原来的89%提升至96.5%。一位常年复诊的耳疾患者说:“现在来医院看病,流程顺了、等待时间短了,心里也更踏实了。”

作为耳鼻喉科资深专家,吴晓峰把学科建设作为帮扶核心。每天清晨七点半,他准时出现在眼耳鼻喉科病房,带领医护人员查房、会诊,手把手指导疑难手术。针对科室技术瓶颈,他牵头引进过敏原皮肤点刺及脱敏治疗、NBI早癌诊断等6项新技术,协助开设视光中心、美容整形门诊及病区,让红安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专科服务。“以前孩子斜视要跑武汉,现在在县医院就能治疗,既省心又省钱。”一位患儿家长的话语,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为让帮扶成效“可持续”,吴晓峰着力搭建长效协作桥梁。他推动成立“红安县耳鼻咽喉科质控中心”,规范区域诊疗标准;组织市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与红安县人民医院开展学术交流8次、联合义诊2次,推动医疗美容科、产科建立结对合作关系;协调5名业务骨干到三甲医院进修,为基层培育“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此外,他还协助举办省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各1项,组织院内学术讲座35场,让学科发展的“种子”在红安落地生根。

一年挂职期满,吴晓峰留下的不仅是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更是一支能力过硬的专业队伍、一套可持续的协作机制。如今,红安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已成为县域特色专科,年门诊量较去年增长40%,成功获评医院医疗技术创新奖。而那台NBI内镜显微镜,仍在精准捕捉病灶,延续着帮扶的温暖与力量。

“基层医疗需要有人扎根,能为红安群众的健康出一份力,我无怨无悔。”吴晓峰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他用一年的精耕细作,在黄冈与红安之间架起了一座医疗帮扶的“连心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黄冈日报(通讯员  胡卫伦  胡阳阳)

编辑:马艳明 胡小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