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公布“2025年社区卫生文化年”系列入选结果,武穴市医共体总医院田镇卫生院报送的《家庭签约进车间,健康守护到身边》案例,凭借扎根企业一线的创新实践与温暖服务成效,成功入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验推广案例”,成为全国基层医疗服务的标杆范本。这份国家级荣誉的背后,是一支家庭医生团队7年来在工业园区里的坚守与深耕。
清晨的工业园还浸在薄雾中,田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团队已抱着健康档案表格走进园区。在这个年产值百亿元、聚集3万多名务工人员的园区里,机器轰鸣声从日出持续到日落,而这支团队用两千多个日夜,为远离家乡的劳动者织就了一张“看不见的健康安全网”。
“签了约,我和蒋医生的电话就在您手机里,半夜胃疼、换季咳嗽,哪怕只是想家睡不着,随时都能找到我们。”面对迟疑的山东汉子付师傅,团队负责人刘大夫的一句话,戳中了无数异乡人的心底软肋。夏日车间热浪滚滚,休息区的老风扇下,团队成员顶着高温讲解签约政策,用“比网购还简单”的通俗比喻,打消工人们的顾虑;针对常年伏案的年轻工人,他们主动对接慢性病管理,承诺做“用药闹钟”;遇到赶工熬夜突发不适的工人,无论何时接到电话,都会第一时间赶到车间处置。
从最初工人们怀疑的目光,到如今随访日里此起彼伏的“刘医生来啦”;从小心翼翼地试探咨询,到老工人主动向新同事推荐这份“健康保险单”,变化的背后是实打实的服务温度。工人们会从工装口袋里掏出带着体温的茶叶蛋、用旧报纸包裹的苹果,这份朴素的回馈,见证着医患之间的信任与羁绊。家庭医生团队像技术员调试设备,耐心指导工人们管理健康指标,让“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在车间落地生根。
据悉,武穴市将以此次荣誉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家庭医生队伍专业化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精准度,持续深化“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同时,系统总结“家庭签约进车间”的经验做法,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让更多基层劳动者感受到健康守护的温度与力度,为“健康中国”建设写下生动的注脚。
来源:黄冈日报(通讯员刘群芳)
编辑:马艳明 胡小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