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避暑客”到“新村民”,负氧离子作“续命氧”——武汉翁妪六载“钉”守大别山

11月23日傍晚,大别山余脉英山县桃花溪薄雾如纱,山间步道上,70岁的倪国 祥正结束每日两小时的徒步。青石板路尽头,挂着红灯笼的小屋透出暖光,墙角自制火炉燃着松枝, 铁皮管连着小风扇,将暖意送向全屋——这是他在大别山的“第六个冬天”。

“以前在武汉,高血压、关节炎缠身;来桃花溪不到一年,指标全正常!”倪国祥拍拍火炉,眼 里满是笑意。桌上,英山云雾茶清香袅袅,花生带着泥土气息,老伴端来的橘子饱满多汁,老两口一 口一个“英山牌”。记者打趣更正“英山不种橘子”,他哈哈一笑:“吃的用的都离不开这儿,就是 ‘英山产’!”

桃花溪小镇曾是武汉人的夏季首选避暑地之一,每年上千外地游客涌入,十月后便人去楼空。倪 国祥却成了最持久的“留守者”,被老乡笑称武汉的“叛徒”。上个月回武汉看牙,老两口刚住三天 就浑身不适:“头天天发蒙,胸口发闷,缺了大别山的负氧离子像丢了魂!”牙没治完,两人便急着 返程,车刚进英山境内,倪国祥深吸一口气:“就是这个味儿,活命的味儿!”

数据为证:桃花溪负氧离子浓度常年保持在每立方厘米2万个以上,是武汉城区的20余倍;英山 森林覆盖率达73.4%,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8%。这方青绿,成了倪国祥的“健康密码”。6年里, 他把武汉的家变成“驿站”,桃花溪的小屋过成了故乡——墙上挂着英山绿茶采摘日历,窗台上摆着 自制山野菜干,泡茶用的是后山引来的山泉水。“以前在武汉,空调房待久了头晕;现在听鸟叫起床 ,看青山入睡,比啥都强!”  如今,像倪国祥这样的“新村民”越来越多。近年来,英山依托“中国天然氧吧”优势,将避暑 经济升级为康养产业,桃花溪小镇已吸引百余户武汉、黄石等地居民长期定居,配套建设了康养中心 、便民超市、研学基地。曾经的“避暑小镇”,正蜕变为“常住家园”。

暮色渐浓,松风穿林而过,火炉里的松枝噼啪作响,暖光映着老两口的笑脸。倪国祥这颗“钉” 在大别山的“武汉钉子”,用6年坚守写下生动答案:最动人的乡愁,是与自然共生的惬意;最珍贵 的宜居,藏在绿水青山里。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邹德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