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隐藏款”!看这个小镇如何靠“三产融合”破圈

秋意渐浓,在罗田县骆驼坳镇,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发展的活力。一场围绕“特色种养、农旅融合、三产协同”的产业发展热潮正蓬勃兴起。骆驼坳镇通过多点发力的产业布局,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11月21日,笔者走进月兴家庭农场的桃园,阵阵桃香扑鼻而来,沉甸甸的桃子挂满枝头,游客们穿梭其中,尽情享受采摘的乐趣。月兴家庭农场作为镇里的特色农业示范点,打破传统种植养殖的单一模式,探索出农业+文旅+产品深加工的三产融合新路径。

农场通过打造沉浸式采摘体验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从5月份至今,已接待游客一万多人。同时,农场还研发桃干和桃酱等衍生产品,让鲜桃“变身”多元商品。这种模式让传统农业跳出“种收”的简单循环,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月兴家庭农场理事长王月兴感慨:“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不仅让农产品有了更多附加值,也让大家看到了农业发展的新希望。”

“三产融合”激发特色农业新活力。近年来,骆驼坳镇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精准施策培育特色产业,像程小兵、孙英夫妇这样的返乡创业典型不断涌现,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骆驼坳镇的黄桃、猕猴桃、香梨等特色果业已形成规模化种植基地,牛羊养殖与水库渔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同时,以燕儿谷为核心龙头,借力电商平台拓宽产销渠道,成功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产业发展的活力,不仅体现在特色种植上,生态养殖同样风生水起。在骆驼坳镇澎湖湾村,程小兵夫妇的养殖场内一片忙碌景象。程小兵熟练地给牛羊添加混合草料,仔细察看牛群的采食和生长情况;妻子孙英则端着刚剁好的新鲜南瓜,快步走进猪舍喂食,成群的生猪立刻围拢过来。

谁能想到,两年多前,程小兵夫妇还在北京的写字楼里打拼。2022年,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信心,他们带着多年打拼攒下的积蓄回到澎湖湾村。两年来,他们累计投入600余万元,流转200余亩土地种起优质稻,建起能容纳百余头牛羊的养殖场,还盘活了村里闲置多年的茶厂,搭建起“水稻种植+畜牧养殖+茶叶加工”的循环产业模式,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程小兵夫妇始终想着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以公司+合作社的形式,吸纳周边村民务工。从种植、养殖到加工环节,都有乡亲们忙碌的身影。程小兵介绍:“在我这务工的都是附近的村民,有五六十人,每年发工资三四十万元,能让大家有稳定的收入。”

骆驼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雷捷表示,骆驼坳镇将重点聚焦“品种培优”与“品牌打造”两大核心任务:一是规划建设产业示范带,创新拓展农旅融合新场景;二是加快培育本土电商专业团队,进一步加密产业链条、夯实产业根基,确保群众收益持续稳定。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段豪

编辑:毛紫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