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2025年国家级收获中晚稻质量安全会检在湖北举行。

粮食质检员正在检测稻谷出糙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明确到2025年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标准应用覆盖经济社会全域等目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增强质量技术基础能力,强化标准引领”,为我省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四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标准体系建设,2023年3月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标准化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战略方向。计划新组建20个以上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培养10000人以上的标准化专业人才。省粮食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的有关要求,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指导下,积极筹备省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建工作,旨在确保粮油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粮油产品提质升级,有利于更好地服务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1月25日,在湖北省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召开湖北省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
筹建背景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标准化工作则是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粮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湖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产量长期稳定在全国第11位,同时也是油菜籽生产大省,油菜籽产量常年稳居全国第2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安全和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省粮食局将成立省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粮标委”)纳入粮食工作要点,广泛联系有关专家学者,积极筹备组建工作,将秘书处设在省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委员组成
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定批准,省粮标委由省粮食局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委员,来自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社会团体、企业等39名各界代表担任委员。聘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武汉轻工大学何东平教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杨利飞等3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
政府部门
湖北省粮食局
高等院校
武汉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科研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技术服务机构
湖北省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武汉市储备粮保障中心
三峡公共检验检测中心
荆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社会团体
湖北省粮食科技与经济学会
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
企业
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储粮湖北质检中心有限公司
中粮祥瑞粮油工业(荆门)有限公司
湖北飞来钟粮油设备有限公司
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
湖北农发洪森米业有限公司
武汉明乔科技有限公司
襄阳郭氏阜丰粮油科技有限公司
益海嘉里(荆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湖北京和米业有限公司
湖北永祥粮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金银丰食品有限公司
叶威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中机星粮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赛默威(湖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职责
省粮标委是从事湖北省粮油领域标准化工作的非法人技术组织,负责地方粮油标准化的技术归口管理工作。
(一)积极跟踪国内外粮油标准化信息动态,收集相关资料并组织研究,分析粮油领域标准化需求,研究提出全省粮油标准化发展规划、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等意见建议;
(二)根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组织并负责全省粮油领域相关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和技术审查工作,对所组织起草、审查标准的技术内容和质量负责;
(三)负责粮油领域地方标准的复审工作,提出地方标准继续有效、修订或者废止的建议;
(四)积极参与粮油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申报,承担或参与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五)按照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省粮食局的要求,开展粮油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宣贯、培训,推动相关标准的贯彻实施;
(六)对粮油领域相关地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实施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处理意见,并向省粮食局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七)促进粮油科技成果的标准化转化,提供粮油标准化技术咨询和服务。培训粮油标准化人才,建立标准化人才库。组织开展调研和经验交流,学习省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
(八)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粮食局委托,承担与粮油标准化相关的其他工作。
2026-2028年工作规划
(一)建立健全湖北省粮油标准体系。构建涵盖粮油产品、技术、管理、机械、节粮减损等科学合理、适用实用、协调兼容的标准体系。一是加强大宗粮油适度加工、全谷物以及先进适用的绿色储粮技术等标准制修订,加快粮油机械仪器设备技术等标准升级。二是着重研制智能仓储、精准物流、在线监测等技术标准,实现粮油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过程的数字化标准化管理,提高粮油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三是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标准,结合我省地域特色,鼓励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定,确保标准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二)组织开展粮油标准制修订。聚焦粮食行业发展共性需求,广泛开展标准立项调研,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遵循急用先行的原则,提出粮油标准制修订计划,积极开展粮油标准建设。一是对现有粮油标准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对不适应当前需要的标准予以修订或废止,完善标准动态更新修订机制,保障标准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二是提升粮食产业发展数字化治理水平,加强粮油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制修订,推进标准化建设的数字转型。三是围绕国家最新决策部署,做好营养均衡、适度加工、全谷物、木本油料及油脂等重点领域标准制定。
(三)强化标准宣贯与实施。系统化、多层次、多维度地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严格监督和推进标准的落地实施,确保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执行和应用。一是加大标准常态化宣贯力度,安排专家对标准出台背景、主要技术指标、贯彻措施等内容进行专题解读,对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标准开展集中宣贯。二是在科技活动周、安全生产月、世界粮食日等重要节点,加强与省粮食行业协会等有关组织联系,引导粮食企业在生产、管理等环节对标对表,促进各项标准落地应用。三是组织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发挥社会公众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作用,营造“学标、知标、用标、达标”的社会氛围。
(四)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切实加强各层级标准技术人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干、梯次合理、储备充足的粮油标准化工作队伍。一是加强标准化专家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技术精、规则通、外语好的高水平专家队伍,建立标准化专家库,积极发挥专家咨询与技术指导作用。二是对企业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培训,鼓励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标准研制工作。三是对地方粮食主管部门、技术支撑单位的相关人员加强工作交流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标准业务水平。
数读
2021-2025年,湖北省牵头或参与的粮油国家标准39项,发布125项粮油地方标准、19项荆楚粮油系列团体标准、7项江汉大米系列团体标准、1项潜江虾稻团体标准,牵头或参与21项中国粮油学会团体标准。
2个粮油国际标准研究中心(油脂油料)、2个国家粮油标准研究验证测试中心、1个国家粮油标准验证测试工作站、2个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单位、4个粮油适度加工标准化试点企业落地湖北。
湖北省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简介
李培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粮油质量安全研究,在粮油生物毒素检测与控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创建的黄曲霉毒素高灵敏监测技术、生物毒素硫武及特异营养成分系列检测方法被采纳为国家或行业标准。双低油菜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及标准体系,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主推技术。主持的国家粮油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成果被国务院相关部门采纳。
何东平,武汉轻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分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粮油学会团体标准油料及油脂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稻米油理事会理事。长期从事油脂及植物蛋白加工及利用相关研究。
杨利飞,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粮食标准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兼任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感官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粮油学会粮油质检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汪泽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