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江两岸,三省通衢。这片曾被称为省际“边缘”的土地,如今已成为区域协同的“枢纽”。黄梅小池,这个昔日的江边小镇,在“十四五”的浪潮中强势崛起,跻身中部百强镇前列。它向西借武汉之“光”,向南融九江之“链”,向东引长三角之“智”,正崛起为湖北东向开放的“桥头堡”。

记者 余海青:我现在是在湖北小池滨江新区光电产业园,这里已成为武汉科创资源在黄梅落地转化的重要平台,汇聚了一批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光电产业链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圈。

园区内,湖北科达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正全力运转。这家2008年从两栋破旧厂房起步的企业,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湖北科普达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沈朋:我们与华南理工大学瞿院士团队共建实验室,破解了新型螺杆技术难题,生产成本降低15%。如今我们单基地产能位居全国前列,产品已经走出中国,销往世界。

沿着产业往下游走,科普达的创新成果正被园区内的宇洪光电等企业转化为更具竞争力的终端产品。宇洪光电作为广州宇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小池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依托武汉光谷研发中心进行技术攻关,在小池实现规模化生产,通过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将产品销往各地。这种上下游紧密衔接的产业协同模式,为小池在光电领域构筑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湖北宇洪光电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柳杰:引入武汉高校团队后,研发的5G专用线缆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40%。如今园区近30家链上企业形成了完整产业链,自我配套率高达90%。
小池滨江新区管委会主任、小池镇镇长郭建涛表示,通过实施“融圈强链”战略,当地不仅构建了完整的光电产业链,更成功打造了武汉光通信产业的重要配套基地,为黄梅工业在区域协同发展中赢得了先发优势。

光电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模式,为小池的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此同时,跨江协作的战略布局也在加快推进,小池向南对接九江的步伐也明显提速。2020年落户的雄宇筑工亲身见证了这场变革:企业在2021年元月获得了湖北省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这张执照不仅为企业开辟了便利通道,更标志着小池在推进跨省合作方面走在了前列。

雄宇筑工科技湖北有限公司经营副总 雷艳丽:作为江西雄宇集团走出江西的第一站,我们投资10亿元在小池建厂,看中的就是这里独特的区位优势。小池与九江市区仅一桥之隔,物流成本比在江西内部运输还低。

这种“跨江效率”正成为园区企业的普遍优势。与雄宇筑工同享一地之利的湖北时代精铜科技有限公司,其产品从出厂到送达对岸客户手中,可以实现“当天直达”。

湖北时代精铜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吕亚楠:落户小池这两年,我们几乎是踩着小池速度的鼓点一路发展起来的。得益于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和清晰的产业规划,我们2024年产值突破20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50亿元。我们正在全力推进二期项目建设,投产后年产能和产值将实现倍增,完善在新能源汽车、高端电子等领域的铜基材料布局,实现企业的二次腾飞。

目光向东,小池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蓝图也已落地为实景。小池绿色印染产业园内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火热景象。园区已迎来盛美纺织、文发布业等多个重点项目。其中,由行业龙头浙江盛发与高新技术企业莱美科技共同投资的盛美纺织项目已率先启动。该项目总投资40亿元,计划建设100条高端印染生产线。产业园的快速推进与项目的成功落地,标志着“东联长三角”战略结出硕果,更完成了黄梅纺织产业强链补链的“关键一跃”。自此,制约发展的印染瓶颈被突破,产业链实现了从“断链”到“闭环”的根本转变,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将迎来质的飞跃。

盛美(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章智明:我们选择落户黄梅小池,不仅是看中这里完整的纺织产业链和优越的区位优势,更是因为当地政府的诚意和优良的营商环境,还有签约后当地政府为我们提供了从审批到配套的全方位服务。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8亿元,贡献税收2.4亿元,同时能解决2000余名本地劳动力就业。

小池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琳:作为湖北省在鄂东布局的唯一规模化印染专业园区,我们已成功吸引9个来自江浙地区的产业项目落户。园区将构建起“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全链条产业生态。

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畅通内外循环是关键。正在全力推进的黄小高速“四改八”改扩建工程,正是打通区域循环“大动脉”的关键落子。它的升级,将为小池构筑起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高效流通的新廊道,为整个区域的产业协同与开放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交通基石。

黄梅县交通运输局二级主任科员 聂时新:黄小高速“四改八”改扩建工程将会进一步优化我县高速路网结构,更好地融入武汉都市圈,昌九经济走廊、皖江经济带,带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区域交通网络的持续完善,“同城化”的便利正悄然改变着三省交界地区群众的日常生活。每天清晨,来自小池裕丰农贸市场的新鲜蔬菜准时发往九江;便捷的跨省公交,让鄂赣皖三地居民的工作生活圈紧密相连;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更让区域协同发展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菜农 汪师傅:我卖了三十年菜,以前用板车拉,现在用货车运。九江人认得我们小池的菜,说新鲜、便宜!每天光莴笋就要送3000斤。

跨省公交乘客 小吴:我在九江上学,但家住小池。这趟跨省公交就像我的校车,一脚油门的工夫就到了,特别方便。
当前,小池滨江新区已全面启动开放开发第五轮行动,明确提出打造“湖北东向开放桥头堡、跨省跨江合作先行区、产业转移示范区、绿色发展引领区”的战略定位。下一步,小池将以更大魄力推进区域协作,以更宽视野深化开放开发,全力推动区域合作从基础共建向深度协同的“化学融合”阶段迈进。

一桥连三省,融合促发展。从“菜篮子”到“工业园”,从“单打独斗”到“链条协同”,黄梅小池这个曾经的“省际边陲”,正以“区域中心”的姿态,在长江经济带的版图上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画卷。小池的跃升之路,正是湖北东向开放、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
来源:黄梅融媒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