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以来,红安县在全县所有校园食堂及校外供餐配送企业中推行试餐监督机制,通过领导先尝、风险先判的方式,将食品安全监管关口前移,筑起坚实的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红安县校园食堂数量众多,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重大。为突破传统依赖食品留样、偏重事后追溯的管理模式的局限,县市场监管局经过深入研判与周密筹备,于8月28日印发《红安县推行校园食堂、校外供餐配送企业试餐监督机制实施方案》,明确自9月1日起全面实施此项创新机制。
该机制核心要求是,每日学生用餐前至少30分钟,由学校或供餐企业当日值班领导对餐品进行“首尝”评估。值班领导需评判食品的色泽、气味、口感等,并被赋予对问题食品的一票否决权。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售卖,从源头上阻断食品安全风险,实现监管模式从事后追溯向事前预防的转变。实施过程中,该县注重将试餐监督与明厨亮灶工程相结合,并要求每日规范填写《试餐监督记录表》,形成完整可溯的责任链条。同时,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强化协同监督与抽查,将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体系,确保机制落地见效。
试餐监督机制实施以来,及时消除多项潜在风险,有效提升了该县校园食品安全整体水平,赢得广大师生和家长普遍认可,为创新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提供有益的探索。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孙志鹏 通讯员曾宪锋 刘勇
编辑:汪泽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