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摄协纪实摄影培训助力中医药产业“出圈”

当纪实摄影的镜头对准蓬勃发展的中医药产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1月22日,罗田县摄影家协会在九资河镇新宝龙摄影基地举办的首期纪实摄影培训,给出了生动答案。本次活动不仅是技艺的提升,更是一次以影像力量服务地方经济的创新实践,通过名家领航与实地采风,深度聚焦罗田中医药产业,用镜头为其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名师工作室揭牌,筑就产业影像记录高地

活动伊始,一项意义深远的举措为罗田的影像记录与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由长江日报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金思柳老师与罗田县摄影家协会主席邱亚林共同为“金思柳老师工作室”揭牌。该工作室落户于九资河镇,旨在打造一个高水平的创作与交流平台。其成立不仅提升了罗田摄影的整体水准,更将为罗田中医药等特色产业提供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影像记录与宣传队”,通过长期、深度的跟踪拍摄,系统性构建罗田产业的视觉档案。

理论与实战双管齐下,镜头精准对焦“罗田特产”

在精彩的专题讲座与作品点评之后,本次培训的重头戏——实地采风实践正式开启。与以往风光摄影的创作不同,本次采风主题鲜明,直指罗田的核心资源“中医药产业”。在协会的精心组织下,全体会员深入九资河镇的天麻、茯苓等中药材加工现场。

摄影师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产业故事的讲述者。他们用镜头记录下药材从原始状态到精细加工的完整流程,捕捉产业工人在生产线上专注的神情、辛勤的汗水和熟练的操作。金思柳老师穿梭其间,进行现场教学,指导会员如何运用光影、构图和瞬间捕捉等方式,将冰冷的工艺流程升华为充满人文温度与视觉张力的摄影作品,深刻挖掘“罗田特产”背后的产业故事与文化内涵。

影像赋能,为产业发展注入“视觉”活力

罗田县摄影家协会主席邱亚林表示,本次以产业为导向的培训,是协会推动摄影“扎根乡土、服务经济”的一次关键探索。他强调,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具有强大的传播力与感染力,能够最直观地展现罗田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工匠精神与产品品质。

通过这次系统性的拍摄与创作,协会期望能积累一批高质量的产业影像资料,这些作品未来将广泛应用于罗田县的城市宣传、招商引资、产品推广与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让“罗田中医药”的品牌以更生动、更震撼的视觉形式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此次培训成功地将摄影人的艺术追求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标志着罗田摄影事业迈入了主动服务地方经济、以影像赋能产业发展的新阶段。一幅幅定格的瞬间,正汇聚成推动罗田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强大“视觉力量”。

来源:罗田融媒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