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普通工人到销售冠军,从打工仔到企业老总,从行业翘楚到有担当的企业家,他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人生“三级跳”。他就是湖北安美久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光弟。
第一跳:销售冠军“诞生记”
1973年,陶光弟出生于武穴市四望镇陶墩村陶墩垸一个贫寒之家。2000年,外出闯一闯的他,跟随老表到杭州一家彩钢板公司当学徒,脚踏实地学技术,一干就是4年。
命运的转折出现在2004年,当时公司急于开拓市场,需要壮大销售队伍,领导看陶光弟工作认真负责且头脑灵活,就让他转岗做销售。刚开始做销售,因为没有经验,虽然双脚磨起了血泡,但收效甚微。陶光弟积极总结经验,很快掌握了销售技巧。
有一次,一个客户急需一批彩钢板,由于没有付定金,按规定公司不能发货。他主动为客户担保,连夜装车发货并押运过去。时值深冬,当他将产品按时送到客户的手中时,手冻得拿不住笔,让客户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从此,陶光弟的销售业绩一路攀升,年年是公司的销售冠军,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积累了第一桶金。
第二跳:迈开创业“第一步”
从2004年到2007年,4年的产品销售生涯,陶光弟熟悉了从生产到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这段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行业经验,更让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2008年,他拿出了所有积蓄注册成立杭州安美久钢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创业初期,由于资金有限,他在萧山区建材市场租了一间门面办公,加上他这个总经理公司总共4人。
从这里起步,陶光弟将公司逐步发展为集设计、生产、安装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2010年,他注册成立了杭州安美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进军钢结构建筑市场。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凭借对客户需求的敏锐洞察和过硬的技术积累,公司逐渐在江浙地区站稳脚跟。
在创业过程中,陶光弟始终秉持着“客户第一,服务第一”的原则。正是凭着这样一种经营理念,他带领着企业在市场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先后参与G20峰会主场馆杭州博览城、上海近铁城市广场等重大项目建设。2018年,公司完成产值3亿元,拥有专利产品20多项。
第三跳:回馈家乡“开新局”
树高千尺不忘根。“这些年在外闯荡,有了一点小成就,就想为家乡做点什么。”一直以来,这是陶光弟的一个小心愿。
2019年,在能人回乡创业政策的感召下,陶光弟义无反顾回到家乡注册成立了湖北安美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公司入驻武穴市电子信息产业园,征地建厂房和办公楼,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累计投入近亿元。该项目于2021年建成投产,2024年完成产值2400万元。为了全面发展,2025年初,公司更名为湖北安美久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作为一名返乡创业者,他始终不忘回馈家乡。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每年为家乡贡献税收近300万元。为了解决脱贫户的实际困难,公司先后安排30多人到公司就业。每年的重阳节,他都要买上礼品回村看望慰问孤寡老人。近年来,他还积极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先后向社会捐款捐物几十万元,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创业者说】
以产业发展筑梦家乡振兴
创业伊始,市场竞争激烈如潮,我深知唯有坚守“客户第一、服务第一”原则,方能在汹涌波涛中站稳脚跟。我将心血倾注于提升产品质量,从原材料筛选到生产工艺把控,每一步都亲力亲为,不容丝毫马虎。同时,积极开拓市场,参加各类展会,拜访潜在客户,即便遭受无数次拒绝,也从未有过一丝退缩。
在家乡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与乡亲们的热忱支持下,我跨越了一道道看似难以逾越的关卡。资金短缺时,政府的创业补贴如雪中送炭;技术难题前,乡亲们帮忙牵线行业专家。企业在这股温暖力量的推动下,从默默无闻到在行业中崭露头角,如今已带动30余名乡亲就业。
乡亲们的期望,是我前行的动力。我计划加大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设备,培养专业的研发团队,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与竞争力。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鄂东地区首屈一指的钢结构维护企业,树立行业标杆。
武穴正勇当支点建设排头兵,我愿以企业发展为引擎,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通过产业扩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开展技能培训,让乡亲们掌握一技之长,共享发展红利。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娇萍 通讯员 张彦旭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