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麻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麻城市立畅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老米酒核心产区木子店镇开展脱贫人口老米酒产业实用技术培训。
培训中,打造了双轨课堂,即“非遗传承+现代工艺”,让传统技艺在创新中重焕生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麻城老米酒酿造技艺)传承人讲述了浸米时长、蒸饭火候、陶缸发酵温度控制等古法要点,指尖的“老经验”里藏着木子店老米酒的独特风味;另一边,现代工艺教学区里,小型标准化发酵罐、酒精度快速检测仪等设备整齐摆放,技术人员按照《麻城老米酒生产技术规范》,指导学员操作设备、优化流程,破解“小作坊酒质不稳定”的难题,帮助大家实现“古法保风味、现代提品质”,为融入麻城老米酒区域公用品牌体系铺路。“光有好技术还不够,得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麻城市立畅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课程研发中,深度结合麻城“三产融合”政策导向,为脱贫人口量身定制三项增收实招。其一,推行“种植+酿造”一体化模式,引导农户通过合作社与本地老米酒企业签订订单,将自家糯稻直接用于酿酒或按保底价出售,减少中间环节损耗,实现“一亩糯稻+半缸米酒,增收800-1000元”;其二,拓展产品品类,指导开发低度米酒、米酒果冻、米酒洗护品等衍生品,依托“麻城老米酒”区域公用品牌,打开商超、景区市场,让传统米酒“变身”高附加值商品;三促农文旅融合,引导农户参与木子店镇老米酒文化节、“酿酒体验游”等活动,开办米酒体验坊、农家餐馆,把“会酿酒”的手艺转化为“能服务”的技能,以镇里的张大姐家为例,去年通过游客体验酿酒、购买成品,增收1.2万元,成为大家看得见的“增收榜样”。“培训不是‘一讲了之’,而是要帮助大家把技术变成‘钱袋子’。”麻城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跟踪服务,推动更多脱贫人口融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体系,让麻城老米酒这杯“乡愁酒”,真正成为乡亲们的“致富酒”,为麻城乡村振兴写下产业赋能的生动注脚。
来源:麻城乡村振兴
编辑:龚丽君
请输入验证码